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司马昭之心是什么意思(中华成语故事司马昭之心)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6 10:02:34    

司马昭之心

石头城遗迹

【典故】

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逐渐被司马家族所掌握。高贵乡公曹髦[máo]在位时,司马昭任大将军。曹髦见曹氏日益衰败,司马昭越来越专横,心里非常愤恨,于是写了一首题为《潜龙》的诗,借以表达自己苦闷的心情。

司马昭京剧人物形象

司马昭看到这首诗后,勃然大怒,在朝堂上大声斥责曹髦,吓得曹髦一身冷汗,不敢出声。曹髦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有篡位之心,而且大家都已知道他的心思。他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了,决定采取果断措施除掉司马昭。

陶俑群

于是曹髦便召集亲信大臣密谋。他说:“司马昭企图篡夺帝位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以待毙,今天要与你们一起讨伐他。”众大臣都不同意,但曹髦已等不及了,拔出宝剑,登上马车,带领宫中侍卫、仆从三百多人,向司马昭的府第进发,后被司马昭的卫兵当场杀死。

《三国志》书影

三国归晋

曹操当政时,为了争取豪门世族的支持,曾经征聘地方名士为官。司马懿就是这样被请出来,成了重臣。其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相继执政。特别是司马昭当丞相时,专横跋扈,时时暴露出篡位的野心。皇帝曹髦想铲平司马氏的势力,可没等下手,司马昭已经派兵前来,杀了曹髦。五年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受禅”接过了皇帝的玉玺,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建立了西晋王朝,接着统一了全国。


【词义】

司马昭:三国时魏的权臣,他处心积虑地夺取曹魏政权。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司马昭心里想什么,大家都明白。

【用法】

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常与“路人皆知”连用。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帝见威权同去,不胜其忿。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生字释义:

髦:[máo] 古代称幼儿垂在前额的短头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