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太监的敬事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7 09:49:00
乾清门内右南庑,除南书房外,再往东则为敬事房,又称宫监办事处,有康熙御笔匾额“敬事房”一块。
敬事房是对宫内太监进行管理的机构,设总管、副总管领其事。在明代,太监与宫女来往不限,互认亲戚,乃至有结成伉個,称为对食者,清代严防内监与宫女交接,故设敬事房管理太监。
宫内有皇子出生,敬事房敬谨登记其岀生年月日时,及其生母姓氏官位,以备修玉牒(皇室家谱)时记入。公主、皇孙、皇曾孙同样对待。
敬事房平时监察太监一切不合礼仪规矩的行为。如乾清门、内左门、内右门等处的传事太监,只可接奏事件,不可与外廷官员交谈,不许与王公大臣往来交好。又如乾隆二十六年,八阿福晋母家差送食物入宫,但太监竟未送给福晋,而私自分吃,敬事房即査办之。
此外,敬事房还负责办理宫内一切事务及应行礼仪,承行内务府各衙门文移,收核外库送入的钱粮,甄别调补宫内各项太监,查视各门关闭,巡查宫内火烛关防情况。
敬事房,在顺治时叫做乾清宫执事,康熙十六年才改称敬事房。
敬事房还负责登记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的父亲姓名官位,以备修玉牒时载入。
内廷各官殿,都派有太监值夜守更。宫中颁发一个口号:
富贵永祯祥,平安寿且昌。
内和兼外顺,地久共天长。
吉庆多如意,万年保大康。
共三十字,每夜择其中一字颁发,为守夜口令,以备巡更时问答核对。
尽管有敬事房严加看管,但太监不守规矩者仍未杜绝。康熙十六年曾有谕旨说:
凡大臣进宫奏事讲书时,先曾传过不许放女人行走。今亲见女人仍有潜避行走者,必系各门看守太监不行禁止。
四十四年又有谕旨说:
近来太监不守规矩,与各宫内女子认亲戚,拜为姊妹,往来结识,断乎不可。太监等在内廷当差,女子等在宫内答应,各有内外。后务当断绝交结。如仍不能断绝,总管与本宫首领即行置诸重典。
清代皇室规定,太监不准由旗人担当,若将旗人带进宫当太监,一经査出,即把原保人员、验净首领内监一并治罪。
凡遇过年春节,内廷各处张挂春联、门神,亦由敬事房汇总后交营造司造好送进,然后再由内廷各门各宫各处,验明左右,敬谨张挂。到次年二月初三,仍由敬事房传营造司太监取下,交门神库领回收贮。
到清朝晚期,敬事房总管太监也成了无法无天之人,与李莲英、安得海之类近侍太监一样,仗势欺人,横取钱物,成为暴富。如光绪年间的总管刘连印,其声势与李莲英相当,有别墅在西山狮子窠,长廊架空,画壁精绝,下瞰玉泉、昆明湖,如在脚下,有“碧云天”三字题额,显赫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