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兴制药拟赴港IPO,公司上半年营收微降净利大增,提示海外商业化不及预期等风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22:44: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强

8月22日晚间,科兴制药(688136)发布多则公告。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则:一是公司拟赴港IPO,二是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业绩亮眼。

拟赴港IPO方面,公告称,为深化公司“创新+国际化”的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及国际品牌形象,同时充分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资源与机制优势,优化资本结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公司正在筹划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

科兴制药表示,公司正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推进工作进行商讨,相关细节尚未确定。本次H股上市能否通过审议、备案和审核程序并最终实施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本次H股上市的后续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受政策环境友好、融资优势突出、企业战略需求、港股市场活跃等利好共同驱动,A股公司赴港IPO近年来持续升温。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13日,已有87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筹划发行H股;2025年以来,也已经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同样是在8月22日晚间,除科兴制药外,A股还有华勤技术、万辰集团、中坚科技发布公告称,拟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科兴制药主营业务是重组蛋白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依普定、赛若金、白特喜、常乐康。

8月22日晚间,科兴制药还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7亿元,同比下降7.82%;归母净利润为8034万元,同比上升576.4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28万元,同比上升110.30%。

对于业绩变化,科兴制药在半年报中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创新差异化优势彰显,整体经营质量显著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7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10.30%。受集采等因素影响,国内销售收入有所下降,但随着白蛋白紫杉醇在欧洲市场放量增长,海外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公司上半年总体收入同比小幅下降;与此同时,公司持续聚焦“精准配置、降本增效”,通过推行全业务链条的精益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效能,带动销售费用同比下降,管理费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翻倍。

国内市场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对区域市场的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覆盖,不断强化全国性的营销网络覆盖,与此同时公司继续拓展电商平台等多元化销售渠道,已实现常乐康、克癀胶囊、赛若金等产品在京东大药房、阿里健康大药房、美团自营大药房等销售,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约90%。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持续优化国外营销组织架构及合作模式,促进公司海外商业化平台全体系、全功能的提质升维,白蛋白紫杉醇欧盟持续放量,二季度白蛋白紫杉醇收入环比增长35.84%。上半年约60个国家的注册申请获得受理,取得十余个国家/地区的注册批准,截至目前白蛋白紫杉醇、英夫利西、贝伐珠已在印尼、秘鲁、孟加拉等新兴市场国家注册获批。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外商业化平台已实现了40多个国家,人口过亿、GDP排名前三十的新兴市场国家全部覆盖,公司产品人促红素注射液在巴西、菲律宾、埃及、秘鲁等国家已成为当地EPO领先品牌产品。

风险因素方面,科兴制药在半年报中提示,公司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研发失败的风险

生物医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求较高,产品研发周期相对较长,持续研发投入是生物医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因研发技术路线出现偏差、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等导致研发失败的风险。

海外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在全球市场扩展的过程中,公司可能因海外商业化目标市场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法律法规、贸易政策、市场竞争、品牌认知、人才本地化和外汇管制等多重挑战导致海外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财务风险

公司为强化公司市场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未来仍需进行一定的研发活动及销售等经营投入,对营运资金仍有一定需求。如果公司所处的宏观政策、行业政策及经营环境或银行信贷政策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可能面临相应的流动性风险。

生物药集采的风险

生物药行业的准入门槛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因此生物药品的销售单价也普遍较高。随着生物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推进,将降低生物药的销售价格,从而导致药品毛利率下降,进一步可能引发生物药上市后商业价值不及预期的风险。

审读:吴席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