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八一·我们的长征”红色研学活动走进贵阳市花溪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1:03:00
这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堂”,8月19日起,南昌市第二届“我们的八一·我们的长征”暨南昌五中第七阶段重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红色研学活动从贵州息烽县出发,途经毕节市金沙县、贵阳市修文县、贵阳市花溪区以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最终返回英雄城南昌。
在6天5晚的行程里,来自南昌的师生代表们将突破课本局限、深化历史知识,通过“重走长征路”的方式,深刻感悟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合作自制“红军餐”
土豆丝、大白菜、西红柿……这些看似简单的食材,在学生们手中会变成怎样的美味佳肴呢?8月21日中午,一场“特殊”的活动为“我们的八一·我们的长征”红色研学活动增添了“烟火气”——师生们按照分组自制“红军餐”。
抵达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马场村兵临贵阳红军餐厅后,师生们分为8个组,大家利用柴火灶将餐厅准备好的土豆丝、大白菜等做成一道道“红军餐”。大家分工有序:有的负责洗锅,有的负责烧柴火生火,有的负责炒菜……
“其实最难的一步就是生火,完全没有经验,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才把火生起来。”南昌五中高二5班学生袁振轩制作完“红军餐”后深有感触,“‘红军餐’里嚼出的是艰苦奋斗的作风,是理想信念的甘甜。它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此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在亲身体验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堂思政微课堂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红军长征“佯攻贵阳”的经典战略,不仅为世界军事史增添了一段精彩传奇,更为红色贵阳积淀了可永久传承的精神财富。
为让学生们对“佯攻贵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南昌五中的地理、历史和政治教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意义深刻的思政微课堂。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对“佯攻贵阳”作了简单的介绍,学生们认真学习,还用手中的纸笔将课堂重点记录下来。
当日下午,学生们走进位于花溪区黔陶乡的兵临贵阳陈列馆,该陈列馆以“佯攻贵阳、转兵北上”的经典战役为核心,全面展示了中央红军从南渡乌江到巧渡金沙江的光辉历程。
每一步都有意义
8月21日下午,学生们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兵临贵阳展示园。该园以高坡乡为主体,集聚了高坡红军牺牲地、高坡红军居住地、高坡红军标语等长征遗址、遗迹。园内的花溪红军长征历史步道高坡至黔陶段全长9公里,连接5个行政村,分为水面、村庄、田埂等8种类型。
南昌五中高二历史教师李莉介绍,花溪红军长征步道在长征期间是古老的驿道和商道,都是很窄的田梗或山间小路,泥泞不堪且充满危险。为让学生们通过徒步方式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苦,当天的行走路线采取分段徒步形式,沿途参观红军牺牲地、拥军坟、红军居住地等红色历史遗迹。本次徒步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兵临贵阳展示园游客中心出发,至红军标语结束,总共2.5公里的路程。徒步路程中,学生们来到红军牺牲地,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拥军坟,了解当地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走进红军居住地广场,聆听红军长征的故事。
“我们选择这条路徒步前行,是希望学生们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他们面对困难时咬牙坚持的勇气。”李莉告诉记者,“通过重走长征路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长征的历史细节,让历史知识在亲身体验中变得‘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