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4岁女童被叮咬后死亡,父亲哭诉:刚上幼儿园说没就没了!遇到它千万警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0 13:42:00    

“一群蜜蜂飞到家里,

把我女儿蜇伤,

送到医院时人就不行了。”

5月8日,陕西咸阳市永寿县永平镇马先生告诉记者,3日下午4点半左右,他女儿在家中被一群蜜蜂蜇伤,紧急送医后不治身亡,年仅4岁零18天。“医院诊断书写着,蜇伤导致中毒休克死亡。”

对此,永平镇政府办工作人员证实,确有上述事件发生。警方告知家属,这是一起意外事件,无法确定责任主体,不符合立案标准,建议走司法程序。目前,镇政府已展开进一步调查。

家属反映:4岁女儿被蜜蜂蜇伤致死

马先生说4岁的女儿平时跟着爷爷一起在老家生活,而他和妻子一起在陕西西安打工。因为工作繁忙,五一放假期间也没回老家过节。5月3日,他接到家人电话称,他的女儿被蜜蜂蜇伤了,他连忙赶回家中,但女儿已不幸去世。

“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4岁18天,今年刚上幼儿园,说没就没了,她妈妈已经崩溃了。”马先生说,蜜蜂是飞到他家里蜇伤他女儿的,而据他了解附近有养蜂场地距离村庄只有1千米左右,他希望当地政府部门替他们一家主持公道。

周围的商户老板李先生(化姓)称他对该事件有所耳闻,“小孩可能是过敏体质,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

10日,事件引起热议,#爸爸哭诉刚上幼儿园说没就没了#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第一。

网友评论:心痛

镇政府回应:正进一步调查,将妥善处理

5月8日,永平镇政府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一名工作人员称,对于发生这样不幸的事情他们也深感痛心。“事发第二天下午,家里老人去永平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回复称这个情况属于意外事故,没有相应的责任主体,不符合立案标准,建议家人走司法程序。”

这名工作人员坦言,永平镇周边有大片的林园,养蜂的人也比较多,蜜蜂的飞行距离能达到3至5公里;此外,这个季节无论是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蜜蜂都在户外活动,现在就连蜇人的蜜蜂究竟是蜂农养殖还是林园野蜂还没确定。

“现在镇政府联合多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此事,今天也在群众家里面开协调会。肯定要给群众把这个事情处理好。”

每年3至5月,蜜蜂进入活跃期

每年3至5月,随着天气逐渐转热,蜜蜂进入活跃期,对人类惊扰异常敏感,攻击性也随之变强。居民家中、小区角落都可能发现蜂群的踪迹。

4月20日深夜,浙江杭州一住户拨打119求助,称家中一台冰箱出现大量蜜蜂,消防员将冰箱移至楼下空旷地带,喷洒杀虫剂处置。

4月5日,广西南宁梁女士在小区遭遇蜜蜂袭击,身上多处被蜇伤,随后被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救治。梁女士透露,她的后脑勺伤势尤为严重,为接受治疗,不得不将头发全部剃光。

3月21日,广西南宁一名身穿校服的男孩在放学途中突遭蜜蜂“围攻”,4名热心市民挺身而出,合力驱赶蜂群,成功救下男孩。经血液净化治疗后,男孩各项情况稳定。

蜜蜂究竟有多危险?

蜜蜂的危险性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

  • 蜂毒“威力”强大

蜂毒中含有组胺、磷脂酶等物质,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全身中毒。

  • 过敏反应“致命”

部分人群对蜂毒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喉头水肿等症状,若未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与蜜蜂“狭路相逢”该怎么做?

1、如遇蜜蜂攻击怎么办?

如遇蜂类攻击,切勿顺风逃跑或扑打,应立即原地趴下,用衣物及随身物品遮挡头、颈、四肢等裸露部位。

2、被蜂类蜇伤后如何处置?

挑除毒刺

如毒刺留在体内,不要盲目拔掉带毒囊的毒刺,可用针将刺挑出,避免用手抓挠,防止毒囊破裂释放更多毒素。

清洗伤口

清洗伤口并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针对不同蜂类毒液特性,清洗剂有所不同:

  • 蜜蜂(酸性毒液):使用肥皂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

  • 胡蜂(碱性毒液):使用食醋或柠檬汁。


清洗后用包裹毛巾的冰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小时一次。

及时就医

蜇伤后应密切观察半小时左右,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头痛、呕吐、心悸、胸闷、四肢无力、手脚冰凉、血尿等症状,请立刻就医。

预防蜇伤,记住三个“不”

1、不招惹

避免拍打蜂类,静止不动或缓慢绕行是最佳选择。

2、不吸引

户外活动避免使用香水、穿鲜艳衣物,用餐后及时处理食物残渣。

3、不冒险

发现蜂巢勿自行处理,应拨打119求助或联系专业人员清除。

提醒大家

当下正值蜂类活跃期

户外活动请多加留意

若发现蜜蜂在家筑巢

切勿惊慌

不要主动攻击蜂群

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士处理

一旦被蜂蜇伤

需尽快处置 必要时立即就医

来源:中国新闻网、杭州日报、大皖新闻、浙江消防、国家应急广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