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岛西海岸新区供热系统“冬病夏治”工作全面启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8:06:00    

当春日的暖意驱散了寒冬的凛冽,青岛西海岸新区供热人却并未停歇。自供热结束起,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供热公司迅速切换“工作模式”,全面启动“冬病夏治”专项工作。这项贯穿非供热季的重点工作,既是对供热设备的深度“养护”,也是优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契机,更是为下一个供热季的平稳运行筑牢根基。

精修细养强根基,设备维护全方位

在“冬病夏治”工作现场,各项设备养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阀门就像供热系统的‘关节’,定期抹油保养能确保它们灵活运转。”供热服务公司副经理赵鹏介绍道,目前,公司已完成110个小区的各类阀门抹油保养工作,确保阀门启闭灵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同时,14.95万个供回水管道标识标牌也已悬挂到位,清晰标注了管道走向及功能,为后续运维提供了极大便利。此外,97台板换的清洗工作也已顺利完成,可有效提升换热效率,保障热源的稳定供给。

除了常规养护,公司还组织科室后勤人员支援站区,开展湿保养小区单元阀关阀作业。“这项工作能有效防止管道内部锈蚀,对管网运行至关重要。”供热服务公司业务科科长管凯表示,目前已累计完成37个站区所辖范围楼座单元的关阀工作。

在进行设备养护的同时,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同步开展“夏病春防”行动。针对历史遗留的用户不满意问题,持续强力攻坚,促进问题尽快解决。“我们通过主动入户排查、精准整改反馈,切实解决用户供热‘急难愁盼’。”供热服务公司舆情科科长薛志杰说道,供热结束至今,公司已累计完成24件存量问题办理。

既往成绩展实力,供热服务创佳绩

回顾刚刚结束的2024-2025供热季,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供热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圆满完成供热保障任务。华能、大唐长输供热系统全方位启用,共服务用户18.57万户,新增供热面积230.94万平方米,总供热面积达2514.38万平方米,新区“一网多源、多源互补”的供热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供热格局构建上,全面启用董家口华能发电厂、黄岛大唐发电厂两条长输管线,深度利用青特钢工业余热、康恒垃圾焚烧余热,联合区城管局编制完成东西城区供热季调度方案及错峰应急保障措施,畅通各热源协调调度渠道,增强“多源互补”管控力度;深度推动转供热协议签订,按照“应供尽供”思路,完成与新奥、华能等5家供热企业转供热协议签订,实现转供热实供面积275.44万平方米。东西城区长输供热系统全方位贯通,显著提升全区供热保障能力,标志着全区“供热一张网”体系的全面构建与成熟,也为全国范围内长输供热系统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参考,相关做法在2024年国家住建部组织的“世界城市日”主题论坛做典型发言,取得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在民生服务方面,深入推进“三级响应服务体系”,实施管理干部包站负责制,高质高效完成本供热季用户服务保障任务。开展不满意问题“回头看”攻坚行动,完成456户老系统改造,保障用户供热质量;坚持开门办供热,组织“供热开放日”,聘请社会监督员,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提高供热监管维度和广度;开展“访民问暖”“供热服务进社区”等活动,组织职工深入500多个小区,服务用户6万余人次,发放供热安全使用手册、片区供热管家便民服务卡7万余份,完善用户信息1.5万余户,共解决用户疑难杂症2300余例,收获用户表扬220余件。

创新驱动谋发展,技术运营双提升

在技术升级与运营增效方面,能源供热公司同样成果斐然。供热公司聚焦项目改造,以技术创新释放发展动能。积极推动实施华能机组切缸及青特钢机组、冷轧水利用等项目改造,增加长输、工业余热供热能力820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长输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同时,优化康恒首站供热系统隔压、直供两用运营方式,董家口、大唐长输均具备并联、串联、单独运行等多种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一网多源”调度灵活性,为能源的精准调配与高效利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充分发挥管网系统数据实时监测与智慧调控作用,实行源网协同模式,各换热站供热负荷与热源实时同步调整,减少零网温降速率和二供温度波动,为后续管网储能积累经验。自主开展板换冲洗、夜间查漏、修旧利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接下来,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供热公司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饱满的热情,全力推进非供热季“冬病夏治”检修维护工作,持续放大“一网多源、多源互补”平台优势,为下一供热季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优质高效服务筑牢根基。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郭念礼 刘雅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