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非遗葫芦 传法治薪火——任城区司法局联合南苑街道开展“非遗+法治”葫芦烙画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05:13:00
【来源: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文化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近日,任城区司法局联合南苑街道在南池社区依托“爱在指尖”手工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烙非遗葫芦 传法治薪火”葫芦烙画活动,一场非遗技艺与法治宣传巧妙融合的文化活动正在这里生动上演。

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盯着桌上的葫芦,一个个造型别致的葫芦整齐陈列在桌上,它们并非普通的葫芦,而是承载着非遗技艺与法治知识的烙葫芦成品。其中,一个烙着“瀍”字的葫芦,吸引了居民的注意力。“瀍”可以分解为三个汉字。其一是“氵”,意为像水一样平,引申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二是“鷹”,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种独角神兽(獬豸 ),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在人们发生纠纷时,就由其裁决;其三是“去”,意为去除,引申为去除、惩罚违法者。而葫芦谐音“护禄”,古人常以它来辟邪。在此,我们借用葫芦的寓意来开展普法活动,就是想让大家觉得,法律并非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能够守护生活的“护身符”。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不仅让居民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更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讲法用法”带来的诸多益处。讲法,有助于居民明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用法,则能让居民在遇到问题时,摒弃“信访不信法”“遇事找关系”的旧观念,转而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纠纷,进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活动中展示的精美烙葫芦成品,在传递非遗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将法治理念悄然播撒在居民心中。而这,正是南池社区依托“爱在指尖”手工志愿服务项目,以“非遗 + 法治”的创新方式开展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普法有效载体的生动体现。(供稿:南苑司法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