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暑期安全解码 别让意外伤害钻空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09:48: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暑期来临,孩子们如同脱缰的小马驹,尽情享受着自由与欢乐。然而,这段看似美好的时光,却也隐藏着诸多意外伤害的风险。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暑期都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溺水、交通事故、烫伤、触电、摔伤碰伤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应急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刘丽利为孩子和家长们送上暑期安全防护“锦囊”。

泳池警戒线

远离溺水危险

溺水是暑期儿童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每到夏天,溺水事故的新闻总是让人痛心疾首。孩子们天性爱玩水,对水域的危险认识不足,很容易在不经意间陷入危险。

危险水域大揭秘 除了大家熟知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存在溺水风险外,一些看似安全的地方也可能暗藏危机。比如,小区的景观水池,水深可能超过孩子的身高,而且底部可能有淤泥、石块等杂物,孩子一旦滑倒,很难自行爬起。还有农村的池塘、水坑,这些地方往往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周围也没有防护设施,孩子很容易靠近。另外,一些废弃的矿坑,积水较深,水质复杂,一旦溺水,救援难度极大。

预防溺水有妙招 家长要时刻掌握孩子的行踪,做到“四知道”:知道孩子去哪里、知道孩子和谁去、知道孩子去做什么、知道孩子何时返回。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如果孩子想要游泳,一定要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正规游泳场所,并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同时,要让孩子学习游泳技能和基本的溺水自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溺水急救要知晓 如果不幸发生溺水事故,首先要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判断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30:2)进行操作,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给溺水者保暖,避免其体温过低。

厨房防护网

杜绝烫伤隐患

厨房是家庭中容易发生烫伤事故的地方,暑期孩子们在家时间增多,接触厨房的机会也相应增加,烫伤风险加大。

烫伤源头细排查 厨房里的热水壶、热汤锅、炉灶等都是烫伤的“元凶”。热水壶里的热水温度很高,一旦打翻,很容易烫伤孩子。热汤锅在烹饪过程中温度也很高,孩子如果不小心碰到,也会造成严重烫伤。炉灶在开启时,火焰和高温的锅具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此外,一些厨房电器,如微波炉、烤箱等,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烫伤风险。

预防烫伤有策略 家长要将热水壶、热汤锅等高温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触摸。在烹饪过程中,要让孩子远离炉灶,不要让孩子在厨房里奔跑、打闹。使用微波炉、烤箱等电器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并在加热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再让孩子接触。另外,要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摸厨房里的电器和高温物品,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烫伤急救要科学 如果不小心发生烫伤,要立即进行科学急救。首先,要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至30分钟,降低烫伤部位的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然后,小心地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切记不要强行撕脱,可以用剪刀剪开。接着,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烫伤部位,避免感染。

如果烫伤比较严重,出现水泡、皮肤破损等情况,不要自行处理,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户外护身甲

抵御摔伤碰伤

暑期孩子们外出游玩、参加户外活动的机会增多,而户外环境复杂多变,摔伤碰伤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户外隐患大起底 在公园、游乐场等场所,一些游乐设施如果维护不当,如滑梯的扶手松动、秋千的链条断裂等,孩子在使用时就容易摔倒受伤。野外徒步时,地形崎岖,可能有坑洼、石头、树枝等障碍物,孩子如果不注意脚下,很容易绊倒摔伤。

另外,在建筑工地附近,地面可能有建筑材料、坑洞等,孩子一旦靠近,极易发生意外。

预防摔碰有高招 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时,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场所,提前检查游乐设施是否完好。在野外徒步时,要给孩子穿上合适的鞋子,提供必要的手杖等辅助工具。提醒孩子注意观察路面情况,遇到障碍物及时绕行。远离建筑工地等危险区域,不要让孩子在其附近玩耍。同时,要教育孩子在户外活动时要遵守秩序,不推搡、不打闹。

摔碰处理要专业 如果孩子在户外不慎摔伤碰伤,家长要保持冷静。先观察孩子的受伤部位和程度,如果只是轻微的擦伤、淤青,可以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如果伤口出血较多,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并及时送往附近的医疗机构处理。

如果孩子摔伤后出现骨折症状,如肢体变形、剧烈疼痛、无法活动等,不要随意搬动孩子,以免加重伤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救援。

电器防火墙

远离触电危险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在家庭中越来越普及,孩子们接触电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触电风险也随之增加。

触电隐患要警惕 家里的插座、电线、电器等都是触电的隐患点。插座如果裸露在外,孩子可能会用手指或其他物品去触摸,导致触电。电线如果破损、老化,也容易漏电,孩子接触后会发生危险。

此外,诸如电风扇、电熨斗、电吹风机等小家电,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孩子不小心碰到,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预防触电有方法 家长要给插座安装安全保护盖,防止孩子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插入插座孔。定期检查电线是否破损、老化,如有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摸电器和电线,不要用湿手去插拔插头。

在使用电器时,要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用完后要及时关闭电源。另外,不要让孩子在电器附近玩耍,避免发生意外。

触电急救要迅速 如果发现孩子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可以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体将电线挑开,使孩子脱离电源。然后,检查孩子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如果孩子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文/莫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