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洞洞鞋穿出真菌感染和足弓塌陷?医生:做好3件事就能放心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7 10:01:00    

夏日炎炎,轻便又配色缤纷的洞洞鞋几乎成为人手一双的“出街神器”。然而, 7月4日,“洞洞鞋会增加真菌感染风险”“长期穿洞洞鞋会导致足弓塌陷”等话题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与讨论。看似凉爽的洞洞鞋,是否真的暗藏健康隐患?

“夏日气温高,正是真菌的高发期,洞洞鞋虽与凉鞋类似,但其透气性相对较差,且不具备吸汗能力。脚部出汗后,汗液无法被鞋体吸收或有效挥发,极易在鞋内形成闷热、潮湿的微环境,确实可能化身为真菌滋生的温床。”7月4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胡云峰表示,除此之外,夏季雨后,地面上常有积水,不少人图方便,喜欢直接穿洞洞鞋趟过积水区域,若积水中残留真菌,与赤裸的脚部皮肤直接接触,感染风险也会增加。

图片来自澎湃新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医生辛甜甜补充道,部分洞洞鞋柔韧度不足,长期穿可能导致足部皮肤因反复摩擦而受损,破坏皮肤屏障,也会为真菌入侵创造条件。“若需穿着洞洞鞋,应选择宽松款式,搭配吸汗性强的纯棉袜子,以减少直接摩擦。另外,穿洞洞鞋最好避开雨天、趟水等高风险场景,定期用温肥皂水清洁鞋具,重点刷洗孔洞及鞋底残留物,保持足部及鞋内干燥清洁。做好这些事,洞洞鞋也能放心穿。”

“真菌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脚气,症状因真菌类型不同而有差异。”胡云峰介绍,常见的有脚趾缝发白、奇痒难耐,甚至出现糜烂疼痛的“浸渍糜烂型”;足弓处起小水泡、伴随脱皮的“丘疹水疱型”;脚跟皮肤异常粗厚、如覆鳞屑的“角化型”等。

胡云峰提醒,足部出现持续瘙痒、脱皮等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进行真菌检测,切勿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一般真菌感染治疗,坚持三周左右就可以痊愈。此外,患者的袜子必须单独清洗,切勿与其他衣物(尤其是内裤)混洗,以防真菌传染至身体其他部位或传染给家人。

“对于网传的‘平底洞洞鞋会导致足弓塌陷’的说法,我们尚未看到权威的文献报道,因此我个人是不认同的。”华中医科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主任医师陈江海告诉记者,平足分为柔韧性平足和僵硬性平足两种,穿洞洞鞋不会导致足部出现足弓塌陷等结构性变化,相反还能起到保护脚趾的作用。

“在洞洞鞋流行之前,我们每年夏天都会接诊不少因为穿露趾凉鞋导致脚趾受伤的孩子,现在这种现象要少得多。”陈江海建议,家长在为孩子购买洞洞鞋时,最好选择鞋型常规、尺寸合脚、软硬适中且鞋底不增高的款式,同时提醒孩子,穿洞洞鞋时应尽量避开扶梯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编辑:李可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