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与清华大学联合发布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20:42:00
中国网5月12日讯 今天下午,大公国际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在北京联合发布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投资环境评价报告及巴西、墨西哥、智利、秘鲁、哥伦比亚的国别投资环境报告。在中拉合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此次发布聚焦区域投资新趋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助力中拉合作高质量发展。
大公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柏乐在会上致辞。他表示,今年适逢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在全球不确定性增多、时代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拉美区域投资环境,对深化中拉务实合作、推动“全球南方”稳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此次大公国际携手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共同发布拉美系列报告,是大公国际积极助力中拉经贸高水平发展、护航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生动实践,也是大公国际积极践行职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
他强调,大公国际自战略重组以来,始终牢牢把握评级行业国家队的政治定位,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重新赋予大公国际“大为国计公而众信”的品牌内涵。大公国际与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自2020年建立合作机制以来,共同推出“国家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已先后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及包括金砖国家新成员在内的多个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赢得了社会广泛关注。
大公国际总裁应海峰发布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以及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智利、秘鲁五国的国家投资环境评价报告。
大公国际认为,从区域整体看,拉美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庞大的市场容量与多元社会结构,在中长期具有显著发展潜力。区域经济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各国发展战略普遍呈现出由资源依赖型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特征,对加强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探索具有普遍共识。尽管区域开放度总体偏低,区域一体化进程展现出积极发展势头但仍面临挑战,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显著国别分化和区域不均衡性,但随着公私合营模式推广及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有望提升。与此同时,营商环境整体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各国正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税收激励政策优化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但投资者仍需关注部分国家税收制度复杂、税负偏高及劳工合规性要求严格等问题。在金融环境方面,融资成本高、汇率波动大等因素仍是制约外资流入的重要瓶颈,尽管区域内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银行服务体系的有力补充。报告指出,外商应综合评估融资来源与风险对冲机制,并构建动态合规体系以平衡机遇与风险,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具体来看:巴西以其经济体量、资源禀赋、稳定政局与多元融资渠道展现出强劲吸引力,其金融科技和债券市场较为发达。尽管外汇与税收制度设置相对严格,但中巴在农业、可再生能源及制氢产业合作空间广阔。
墨西哥凭借区位优势与《美墨加协定》红利成为地区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但其对美政策依赖所引发的自身政策不确定性需引起重视。绿色与数字经济领域正成为中墨合作新增长极。智利凭借自由开放的制度环境、高素质劳动力及绿色转型政策,吸引力持续增强。环保与矿业监管标准较高,对投资者提出更高合规要求。秘鲁在构建开放高效的投资体系方面进展显著,是拉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秘在港口、矿业及金融科技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钱凯港的建成和启用为中拉贸易往来提供了全新的通道。哥伦比亚具备显著的产业多元性与地理通达性,是地区中同时拥有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两条海岸线的国家之一,是中拉可持续发展与基础设施协作的重要节点。需重点关注劳资关系与税务风险管理。
大公国际表示,将持续发挥评级机构在跨境信用信息建设中的专业作用,服务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推动多边合作机制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