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特色小吃分享,来看看你都吃过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2 08:33:54
1、陈老燕风味凉卷粉

起源和历史:陈老燕风味凉卷粉是昆明老字号之一,有近百年的历史。陈老燕创立了这个品牌,她的凉卷粉以选料精良、不含添加剂、祖传秘制酱油、数十种调味料等特点而闻名。2013年被云南省烹饪协会授予“云南名小吃”称号。
材料和制作:陈老燕风味凉卷粉的主要原料是米粉和各种配菜,如鸡肉、腊肉、熟花生、蒜泥、辣椒酱等。制作过程中,将米粉煮熟,配上各种配菜,再加上陈老燕家传的酱料和调味料,最后放入冰箱冷却即可。
特点和口感:陈老燕风味凉卷粉色泽白净,口感清爽,味道鲜美,香气扑鼻,辣味适中,让人回味无穷。
地域和文化:陈老燕风味凉卷粉是昆明老字号之一,主要产于昆明市,是当地的一种文化遗产和代表性美食。
健康和营养:陈老燕风味凉卷粉是一种低脂低热量的健康美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2、过桥米线

起源和历史:过桥米线起源于云南滇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滇菜系中的代表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在云南蒙自地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后来,过桥米线逐渐流传至昆明等地,成为一道广受欢迎的地方小吃。
材料和制作:过桥米线的主要原料包括汤料、佐料、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等。配料包括豌豆尖、韭菜、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豆腐皮等。米线是主食,用水略烫过的米线,一碗过桥米线通常有一份热汤,各种肉类和配菜,米线另置。
特点和口感:过桥米线色泽金黄,汤汁鲜美,米线细嫩,肉、菜鲜嫩多汁,口感鲜香,酸辣适中,是一道兼具营养与美味的地方小吃。
地域和文化: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的特色小吃,主要产于云南省,是当地的文化遗产和代表性美食。
健康和营养:过桥米线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菜,营养丰富,健康美味,有助于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3、烧饵块

起源和历史:烧饵块是一种云南当地的民俗小吃,源于民国时期,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设的“永顺园”,专卖此品而出。后来逐渐流传至昆明等地,成为一道广受欢迎的地方小吃。
材料和制作:烧饵块的主要原料是大米饭,制作过程类似于糍粑,将煮熟的大米饭压成块状,然后在炭火上烤制,涂上酱料和菜陷即可。
特点和口感:烧饵块呈圆形薄饼状,外酥里软,口感香脆,味道鲜美,配上酱料和菜陷更加美味可口。
地域和文化:烧饵块是云南当地的一种文化遗产和代表性小吃,主要产于昆明市。
健康和营养:烧饵块的主要原料是大米饭,不含任何添加剂,健康营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是一种营养美味的小吃。
4、鲜花饼

起源和历史:鲜花饼是一种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饼,是具有云南特色的云南经典点心代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洁代,深得乾隆皇帝喜爱。近代滇式鲜花饼是由1945年昆明冠生园生产的鲜花饼为起源。
材料和制作:鲜花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白糖、油脂、芝麻和食用玫瑰花瓣,制作过程类似于酥饼,将面粉、油脂、白糖混合后,加入食用玫瑰花瓣和芝麻,揉成面团,切成小块,压成薄饼,烤制即可。
特点和口感:鲜花饼外酥里软,口感香甜,夹有食用玫瑰花瓣的香气,是一种独特的美食体验。
地域和文化:鲜花饼是云南当地的一种文化遗产和代表性美食,主要产于昆明市。
健康和营养:鲜花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白糖和油脂,营养成分相对较低,适量食用即可,但由于添加了食用玫瑰花瓣,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神经等。
5、小锅米线

起源和历史:小锅米线是昆明人常见的米线烹饪方法之一,起源于云南昆明,历史悠久。传说在明朝中叶,南诏国王赵良佐将米线带入昆明,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小锅米线则是在当地人的口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材料和制作:小锅米线的主要原料是米线和各种配菜,如鸡蛋、豆皮、豆腐、蔬菜等。制作过程中,将米线煮熟,再放入小锅中煮热,加入各种配菜和调料,翻炒均匀即可。
特点和口感:小锅米线色泽金黄,汤汁鲜美,米线细嫩,配菜丰富多样,口感鲜香,是一道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小吃。
地域和文化:小锅米线是昆明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是当地的一种文化遗产和代表性美食。
健康和营养:小锅米线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蔬菜,营养丰富,健康美味,有助于增强体力和免疫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小锅米线一般加入了一定量的油和盐,适量食用即可。
6、石林乳饼
起源和历史:石林乳饼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的特色食品之一,以山羊奶为原料制作而成。相传,石林乳饼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石林地区的彝族人在制作奶酪时,将余下的奶酪混合其他食材,做成了最初的乳饼。
材料和制作:石林乳饼的主要原料是山羊奶,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糯米粉、白糖等食材。将山羊奶煮沸后,加入糯米粉和白糖搅拌均匀,倒入模具中待凉即可。
特点和口感:石林乳饼味道鲜美,口感细腻,外层酥脆,内部柔软。由于山羊奶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石林乳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钙质。
地域和文化:石林乳饼产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圭山、石林、维则、亩竹等地区。乳饼在当地的彝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健康和营养:石林乳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但是由于乳饼中脂肪和糖分较高,过量食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等健康问题。
7、摩登粑粑

起源和历史:摩登粑粑起源于老昆明的“椒盐饼”,是在美国黄油的作用下改良而来的。据传,美国大兵在昆明期间非常喜爱这种饼,并且因为卖饼的女郎穿着摩登而将其称之为“摩登粑粑”。
材料和制作:摩登粑粑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黄油,还需要加入适量的盐、糖等调料。将面粉和黄油混合后搅拌均匀,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饼,在椒盐和芝麻中裹匀,切成小块,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特点和口感:摩登粑粑的口感酥脆,外层椒盐芝麻的味道浓郁,内部软硬适中。由于使用了黄油,口感更加丰富,更加香醇。
地域和文化:摩登粑粑产于昆明市,是昆明市的著名小吃之一。摩登粑粑的名字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老昆明的怀旧风情和时代变迁。
健康和营养:摩登粑粑的热量和脂肪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等健康问题。但是适量食用还是有益的,因为黄油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维生素,能够提供能量并维持身体正常功能。同时,面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也能够提供能量并促进肠道健康。
8、官渡粑粑

起源和历史:官渡粑粑起源于云南官渡古镇,历史悠久。它最初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后来经过改良,加入了芝麻、花生、核桃和白糖等馅料,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材料和制作:官渡粑粑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芝麻、花生、核桃和白糖等。制作过程中,将糯米粉揉成面团,擀成薄饼,放入馅料后捏成小球,再用炭火烤制而成。
特点和口感:官渡粑粑的口感柔软细腻,外层金黄酥脆,内部馅料丰富,甜而不腻,香味四溢。它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是旅游者品尝云南特色小吃的必选之一。
地域和文化:官渡粑粑产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古镇,是当地的传统特色美食之一。在古镇的热闹街道上,它是一道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小吃,也成为了官渡古镇文化的一部分。
健康和营养:官渡粑粑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但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糖分和脂肪,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
9、都督烧麦

起源和历史:都督烧麦起源于云南宜良,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吃。相传,清朝宣统年间,云南督军唐继尧在宜良城品尝到了此麦,非常喜欢,赞不绝口,因此这种麦得名“都督烧麦”。
材料和制作:都督烧麦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猪肉和各种调料。制作过程中,将面粉揉成面团,用肉馅和调料包裹后蒸制而成。
特点和口感:都督烧麦的口感鲜美,肉香四溢,外皮柔软,内馅饱满。它的特点在于皮薄馅多、味道鲜美,可以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点心。
地域和文化:都督烧麦产于云南宜良,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云南省餐饮文化的代表之一。当地的居民和游客都非常喜欢品尝这种美食。
健康和营养:都督烧麦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但是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盐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10、破研包子和饭味包子
起源和历史:破研包子和饭味包子是云南昆明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破研包子起源于清朝时期,是由当地的汉族和回族共同创造发展而来。饭味包子则是在破研包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材料和制作:破研包子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肉馅、豆腐干、葱姜等,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面粉揉成面团,再将肉馅和配料包裹在面团里蒸制而成。饭味包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猪肉、豆腐干、葱姜等,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糯米泡软后磨成米浆,再将肉馅和配料包裹在米浆中蒸制而成。
特点和口感:破研包子的特点在于皮薄馅多、口感细腻,肉馅鲜美,豆腐干爽口。饭味包子的特点在于外形像饭团,口感软糯,肉馅鲜美,豆腐干爽口。两者口感丰富,味道独特。
地域和文化:破研包子和饭味包子产于云南昆明市,是当地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在昆明市的各个小吃摊和餐厅中,都能看到这两种小吃的身影。它们是昆明市餐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餐饮文化的代表之一。
健康和营养:破研包子和饭味包子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但是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油脂和盐分,过量食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