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木兰”遇见AI!武汉黄陂用科技脑洞打开文化文旅新副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0:20:00    

5月20日,“攀升杯花木兰IP形象全球AI创意大赛颁奖典礼暨攀升AIPC新品发布会”在武汉市黄陂区攀升科技园举行。这场集创意赛事颁奖、科技新品发布与行业论坛于一体的大会,标志着黄陂区在“木兰文化+”战略中开辟出“数字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的新赛道。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耳熟能详的《木兰辞》,几乎为全球华人所熟知。1998年,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创下全球超3亿美元票房,“花木兰”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承载着“忠孝勇节”等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国际化符号。2008年,黄陂“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陂被称作“木兰故里”。

用AI重塑“木兰”,黄陂推动数字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本次大赛以“数智木兰 无限攀升”为主题,由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长江日报举办,攀升科技承办。该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全球众多创意人才参与,收到了1000多份优秀作品,并完成了评选,其中海外投稿有数百份。经过评审最终有16名获奖者,其中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10名。

当日的颁奖典礼对大赛进行阶段性总结,进行了《木兰IP授权签约》仪式,以花木兰作为“攀升产品推荐官”发布攀升AI PC新品,并组织AI行业论坛,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打造黄陂“智造”标杆案例,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并形成成果转化。

花木兰IP形象全球AI创意大赛金奖作品。图/通讯员提供

大赛金奖得主、内蒙古包头市工业设计师马德宇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木兰精神中的刚柔并济深深触动了我,我想用AI科技与东方美学碰撞出新的火花。”谈及创作过程,他坦言,过去手绘难以实现的动态光影和复杂结构,AI工具能快速生成并优化。这种“人机共创”模式,让设计师的想象力真正插上了翅膀。

这位29岁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还透露,迪士尼动画曾是他接触木兰故事的启蒙,而此次参赛更是激发了他对木兰故里的向往:“我计划假期到黄陂的木兰山、木兰湖实地采风,寻根木兰文化,让数字创作扎根真实的文脉土壤。”

意大利设计师Agustin Scalisi则以清代美人图技法创作的花木兰形象获得铜奖,这也是唯一获奖的海外作品。其将传统工笔的细腻与数字艺术的灵动完美融合,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传播规律。

意大利设计师Agustin Scalisi的作品获铜奖。图/通讯员提供

从千年史诗到国际IP,黄陂深耕木兰文化

数十年来,黄陂牢牢锚定“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多元开发木兰文化内涵,全域建设“木兰游”,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播木兰历史文化、展示木兰故里美景,以乡村振兴“小切口”讲述中国发展“大故事”,走出了一条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复调之路。

目前,黄陂区持续打造“木兰游”文旅品牌,已建成23个木兰景区集群,年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次。依托木兰文化,黄陂区持续加强木兰文化的保护、传承活化与推广,积极推动木兰文化破圈出海。黄陂在对外传播中做出了一些有效探索——将木兰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场景,通过艺术表演、交通广告、产品设计等多种方式聚合木兰元素,打造更具新意、更加丰富的文化表达形式,如远销全球的攀升电脑木兰人文美景主题屏保、云雾山杜鹃花“开上”光谷空轨、《花木兰》全球巡演等。

攀升刚刚推出的木兰主题电脑新品。图/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黄陂区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和攀升进行了“花木兰数字IP授权”签约,用于PC产品推介及文创产品开发。黄陂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将启动“AI+文旅”战略,在木兰景区落地AR导览、智能解说等科技应用。“我们要让木兰文化从山水实景走向数字空间,从历史记忆转化为当代生产力。”该负责人说。

今年,武汉市关于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行动方案提出,要发掘传承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知音文化和木兰文化。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各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打造十张文旅品牌,包括黄鹤楼、琴台、木兰、东湖等。这是“木兰”作为武汉市的重要文化品牌和文旅品牌,在市级文件中被两次提及。

“AI不是替代创造,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数字工匠’。”金奖得主马德宇感慨道。或许这正是黄陂创新实践的生动注脚。

黄陂这座千年文化名城,正以“文化为魂、科技为翼”的创新模式,书写着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的“木兰样本”。

九派新闻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黄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