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在包头市举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3 09:44:00    

8月29日至9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主办的“蒙雁兴农,引领一方”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在包头市举办。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90余名“头雁”学员齐聚一堂,通过项目展示、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呈现内蒙古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实践与阶段性成果,展现内蒙古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

本次大赛设置了科技创新、联农带农、提质增产、品牌营销与乡村文旅、乡村产业振兴研修基地五个组别,涵盖现代农牧业技术应用、品牌建设、产业链带动、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参赛选手经过项目汇报,并接受评委现场提问,最终由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带动效益等指标进行综合打分。

大赛现场参赛选手们生动演绎各项创新项目,有的选手通过系列有力数据展示智慧农牧业管理的实际运行效果,有的则播放记录农户参与合作、实现增收的视频增强项目说服力与感染力。各类项目既呈现了推动农牧业提质增产的新技术,又提出了挖掘乡土文化的新构想,更推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候场区内,学员们亦未松懈,或认真记录关键要点,或低声交流参赛心得,彼此鼓励、学习氛围浓厚。

“参赛不仅是一次锻炼,更希望借此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品牌。”我市选手刘少龙带来的“小西滩”旱地杂粮品牌项目,凭借清晰的品牌策略和扎实的市场成果获得了品牌营销与乡村文旅组的第二名,他告诉记者,多位领域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评估与剖析,这对他们调整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宝贵的机会。来自兴安盟的选手王春凤也认为,此次参赛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看到其他地区学员的精彩展示,我受益匪浅。回去后我要带领更多‘头雁’学员,共同推动家乡产业发展。”王春凤说。

赛场上的精彩展示与热烈交流,不仅体现出学员们的积极投入,也反映出“头雁”项目培育的实际成效。对此,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龙在接受采访时说:“包头农业‘小而精’、龙头企业带动强,但我们仍需广泛吸收优秀经验,而‘头雁’项目和本次大赛则为本地农业带来了新思路、新模式,引领区域农业整体迈上新台阶。”他还表示,“头雁”项目与大赛也为联农带农、培养新农人提供了重要平台,我市将从赛事中遴选优秀案例和可行模式,积极推动产业链合作与规模效应形成,实实在在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人才则是激发乡村活力的核心引擎,“头雁”项目的实施正是自治区深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自治区农牧厅委托浙江大学等5所培育机构,累计培育“头雁”人才2638名。“头雁”培育后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等方面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著,2024年实现产业总收入约40亿元,通过直接带动、服务拉动、辐射联动农牧户55万余人,带动农牧户人均增收1.2万元。

自治区农牧厅原二级巡视员郑风忠表示,本次大赛充分展现了“头雁”群体在推动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中的智慧与担当,也为全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希望学员们以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将比赛中碰撞出的创新火花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为推动内蒙古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坚力量。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邓雅鑫)

相关文章